2025年9月7日嘉正网,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2025)来到第三天的行程。
从最早的无线电设备展示会,IFA已逐渐演变为技术革新与消费市场的风向标,它不仅记录了科技的发展,还推动了许多关键性技术的普及。为了提前洞悉下半年科技产业的最新趋势,雷科技派出的史上最大规模海外报道团“雷科技IFA25报道团”已在柏林现场各就各位,对IFA2025进行现场、立体和一手报道。
(图源:雷科技拍摄)
在智能清洁赛道,今年最显著的一个趋势就是“走出室内,集体割草”,追觅、MOVA、石头等头部玩家均将“割草机器人”作为新的发力点。
割草机器人的“特斯拉”革命:从无线到智能事实上,割草机器人并不能算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品类。
早在1995年,欧洲厂商富世华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全自动割草机器人——Automower®。
它奠定了此后二十年行业的主流技术范式:用户需要手动在草坪边缘预先埋设一圈低压电缆作为虚拟围栏; 机器需要在电量低时返回充电站进行充电;在边界内通过随机或半随机算法覆盖草坪,试图让所有区域都能被修剪到。
而在这届IFA上,我们不难看出,以中国厂商为代表的新势力,将在室内扫地机器人领域积累的成熟导航技
首先,“无边界导航”成为了标配。
困扰传统机器人割草机用户十余年的最大痛点——预埋物理边界线,在今年终于被彻底终结。这背后,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全面胜利。
其中的集大成者,当属MOVA展出的LiDAX Ultra AWD系列割草机器人,这款产品搭载了UltraView 2.0技术。这套系统并非单一传感器的简单应用,而是将高精度3D LiDAR(激光雷达)与一颗AI增强的1080p HDR摄像头进行了深度融合,官方号称支持高达70米的探测距离和360°全向视野。
(图源:雷科技拍摄)
基于这种高精度定位的能力,LiDAX Ultra AWD机器人使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也能稳定、安全地工作,真正做到了“一次设定,永久无忧”。
其次,在AI深度赋能下,它们已然从避障进化为看懂。
过去的割草机器人是“盲人摸象”,通过碰撞或简单的红外感应来避障;而现在的机器人,它们不再是简单地躲开障碍物,而是能够理解障碍物是什么。
石头的Sentisphere系统,能够精准识别草坪上的人、宠物、园艺工具;iGarden的系统,甚至能分辨多达35种小型动物和超过100种常见障碍物。这意味着机器人能够做出更智能的决策:遇到皮球,它可以轻轻绕开;遇到动物,它会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遇到主人,它甚至可以暂停工作,极大地提升了人机交互的和谐度。
(图源:雷科技拍摄)
当然了嘉正网,最有趣的还是MOVA旗下展出的一款名为Master X的机型,这款产品配了个机械臂,折叠时仅44.5厘米,展开后可达77厘米,最远清洁范围延伸至1米之外,而且机械臂的手部装置还能在夹持器、打草头和打草刀盘等选择中替换。
我们在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沟通中提出了大家都很想知道的一个问题,“那这个机械臂的作用是干嘛的?”
答案其实比我们想象得要简单一些,“我们想着能够夹东西,前面有东西挡着就把它夹走了,然后拿水管浇水,跟球跟宠物互动,然后可以摘那种低的果子,甚至能做一些边缘的打草工作,或者是把落叶、割下来的杂草扫进集草箱里头。”
(图源:雷科技拍摄)
最后,是“全地形能力”的普及。
几乎每一个割草机器人的展台都会强调“80%地形覆盖”。然而在我们和石头的对话中了解到,欧美庭院的地形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陡坡、洼地、湿滑的草地都是常态。
针对这些痛点,全轮驱动(AWD)几乎成为了本届旗舰新品的标配。
无论是MOVA的LiDAX Ultra、石头的RockMow Z1,还是追觅的A3 AWD,都通过为四个轮子配备独立驱动电机,获得了强大的抓地力和爬坡能力。官方宣称的80%坡度征服能力,意味着它们可以爬上38.7°陡坡,在绝大多数非极端的家庭斜坡上如履平地。
(图源:雷科技拍摄)
值得注意的是石头,石头工作人员表示,RockMow Z1采用了独立悬架,在通过崎岖地面的草坪的时候,依然能够保证刀盘稳定,实现均匀的切割效果;这款产品甚至配备了类似SUV的全轮设计,这使得它能够实现原地转向,不会因为割草机器人的横向移动导致多余的草坪磨损。
这标志着全自动割草机器人终于摆脱了“娇贵”的形象,成为一个真正皮实耐用的庭院工具。
走出房间,智能清洁巨头集体瞄准“庭院”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认为,颠覆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的,会是谁?
答案往往出人意料。在IFA 2025的割草机器人展区,我们看到最具颠覆力量的,并非是那些深耕园艺工具数十年的老牌巨头,而是一群我们无比熟悉的面孔——追觅、石头、MOVA。这些在室内智能清洁市场杀得天昏地暗的中国厂商,正带着一身武艺,浩浩荡荡地闯入了庭院这片新大陆。
(图源:雷科技拍摄)
事实上,这场跨界并非心血来潮,其背后的原因还挺浅显易懂的。
要知道,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曾指出,尽管目前室内清洁行业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增长喜人,但是,该品类的销售额增长却长期低于销售量增长,可以说室内清洁行业的“内卷”已是共识。
当扫地机器人已经发展到全能基站、AI语音、自动上下水等极致形态时嘉正网,创新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成为当务之急;而广阔的户外庭院市场,尤其是欧美地区,保有量巨大且智能化渗透率极低,无疑是一片亟待开垦的价值洼地。
石头工作人员更是表示,这是他们从室内迈向室外的第一步。
智能清洁厂商们在过去十年间,围绕三电系统、SLAM导航算法、多传感器融合和AI视觉识别等核心技术,已经建立了深不可测的护城河。而这些技术,几乎可以无缝迁移到割草机器人上。
以石头科技为例,其在IFA上展出的RockMow Z1,搭载了自研的Sentisphere AI环境感知系统。这套系统,正是将其在室内扫地机上被反复验证的LDS激光导航、AI避障和路径规划等核心技术,与汽车级的定位系统进行融合升级的结果。
(图源:雷科技拍摄)
对于石头而言,庭院只是一个更复杂、更广阔的“客厅”,其核心算法和感知逻辑是共通的。
同样,追觅的入局,也离不开其在高速数字马达领域的绝对优势。割草机对电机的性能要求远高于吸尘器,而追觅早已将马达转速做到了行业顶尖水平,这种核心部件的自研能力,使其在打造高性能割草机器人时拥有了天然的成本和性能优势。
(图源:雷科技拍摄)
其荣获IFA特别荣誉奖的A3 AWD割草机器人,正是这种技术自信的体现。
最关键的一点,割草机器人市场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在我们和追觅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对方表示:“割草机器人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年销售额达数十亿,销量涉及几十万台设备。”,而石头方面更是早早瞄准了明年春季的市场旺季,等着草长莺飞来一次产品大热销。
割草机器人卷向何方?渠道与场景是关键如果说技术是驱动变革的引擎,那么市场和渠道的拓展,则是将引擎动力转化为实际增长的传动轴。
在IFA 2025上,我们观察到割草机器人厂商们正不约而同地进行着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布局:深耕线下渠道,探索商用场景。
其一,是从线上走向线下。
割草机器人与扫地机器人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它的决策成本更高,且更需要线下体验。
消费者很难仅凭几张渲染图和一堆参数,就下单购买一台数千美元、需要在自家花园里稳定运行多年的设备。他们需要亲眼看到机器如何工作,亲手感受产品的质感,并获得专业的安装和售后咨询。
传统割草机的主流销售渠道,是大型建材商超(如Home Depot、Lowe's)、专业的园艺中心和经销商网络,而非数码爱好者聚集的线上商城或电器卖场。
(图源:雷科技拍摄)
敏锐的厂商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以MOVA为例,他们在IFA上不仅展示了强大的产品,更强调了其与欧洲顶级渠道商的战略合作,在这次展会上亮相的高端园林工具及机器人解决方案品牌nextlaw就是为了满足高端零售商需求而推出的。
通过进驻这些消费者信赖的线下门店,新一代智能割草机品牌有望获得宝贵的市场反馈和用户教育的机会。
其二,是从C端走向B端。
当产品性能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应用场景自然会溢出家庭范畴。事实上,本届IFA上展出的旗舰级割草机器人,其性能参数已经远超普通家庭的需求。
例如,iGarden展出的L AWD 75,理论上拥有接近8小时的超长续航和覆盖超过6800平方米的作业能力;MOVA在本次展会上展出的AI手推式割草机,号称可以实现自动助力,续航相对也会更长,这让它们足以胜任更严苛的商业应用场景,如酒店花园、公共绿地、度假村甚至高尔夫球场。
(图源:iGarden)
对于B端用户而言,引入智能割草机器人的价值是很明确的:大幅削减高昂的人力成本、实现24/7全天候静音作业、保证始终如一的草坪养护质量,甚至能够提升场所的科技感与品牌形象。
这片广阔的商用蓝海,正成为厂商们继消费市场后的下一个必争之地。
写在最后:中国智能清洁军团终将无处不在从柏林的展馆中走出,雷科技的最直观感受是——
进步真大啊。
如今的割草机器人,已不再是一个只会执行单一指令的冰冷工具;在AI和强大硬件的加持下,它正在成为一个能看、会想、懂安全的工作人员;而随着NexLawn展出的带机械臂的概念机,我们甚至看到了它未来成为多功能庭院管家的潜力。
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无疑是来自中国的智能清洁产业军团。他们凭借在室内场景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以一种锐不可当的姿态,冲击着由传统园艺巨头主导了数十年的旧有生态。通过技术融合、市场下沉与场景破圈,他们不仅在重塑产品本身,更在定义一个潜力无限的智慧庭院新未来。
IFA 2025吹响的,仅仅是这场庭院革命的号角。一个全新的万亿级智慧生活场景,正向我们缓缓拉开序幕。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开幕。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AI硬科技的统治力。
雷科技IFA2025报道团已在现场就位,对AI硬科技的新趋势嘉正网,特别是中国品牌在世界级大秀进行全程追踪报道,敬请关注!
灿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