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世纪初,马格里布的穆斯林军队渡海远征,夺取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控制权。但在地势险要的北部山区,残存的基督教王公依然坚持抗争。他们数次在险境中逆转成功金来源配资,从而获得漫长交锋的最终胜利。
公元722年的科瓦东加之战,则是他们举起反攻大旗的微小开端。
瓜达莱特之战后各地迅速落入穆斯林手中
由于瓜达莱特之战的失败,整个西哥特王国陷入群龙无首状态。他们既没法阻止柏柏尔人的先遣部队,更不能遏制稍后抵达的阿拉伯主力军。除少数据点有一定程度抵抗,中心城市都轻易给征服者开门。他们或是接纳旧基督教贵族,又或是将某些区域托付给犹太叛军管理,仅半年时间就建立起稳固统治。
北部山区成为基督教势力的反攻温床
即便如此,仍有不服气的哥特贵族逃往半岛北部,在连绵不断的群山和海角间觅得藏身之所。稍后,更多失去中心地位的基督徒,开始从城市向乡村转移。这让落魄领主们实力大增,反过来也削弱穆斯林阵营的绝对霸权。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曾经的芥藓之疾已呈尾大不掉之势。
出生自加利西亚公爵家庭的佩拉约金来源配资
关键时刻,名为佩拉约的贵族挺身而出,成为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的第一位英雄豪杰。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他的生平被蒙上神秘色彩。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加利西亚公爵的儿子因内斗失败而被流放。随后辗转至阿斯图里亚斯,受附近穆斯林贵族器重被委任统治。
针对异教徒的信仰税是穆斯林帝国的通用做法
不过,双方的新矛盾很快爆发。其中不乏土地与联姻纠纷,但重点却是吉亚兹税。当时,西班牙的基督教臣民都必须依照《古兰经》规定,向庇护自己的伊斯兰领主缴纳信仰费用。所以,任何表现出反抗情绪的头面人物,都可能瞬间收获到大量拥护者。佩拉约的崛起亦是如此,从小范围进攻边区穆斯林驻军,到主动向希洪和莱昂的统治者姆努萨发起挑战。直至独吞整个伊比利亚北部。
图卢兹之战后穆斯林军队把重心调整回西班牙
公元721年,穆斯林远征军在图卢兹被法兰克人击败,索性腾出手来对付阿斯图里亚斯。除担任中军的主将阿尔-卡玛和前莱昂领主姆努萨外,还征召大批基督教附庸,使整支军队的规模暴涨至180000多人。
西班牙的穆斯林军队金来源配资
相比之下,佩拉约所能够召集的士兵数量很少。由于不准备靠堂堂之阵击败对手,他采取过去的常用套路,只率领约300人小分队潜入群山,在名为科瓦东加的谷地设伏。这样能有效回避敌人的规模优势,也非常利于己方人员跑路。为此,他还主动拒绝阵前劝降,希望激怒穆斯林军队前来寻仇。
佩拉约把获胜希望寄托于山谷地形
另一方面,阿尔-卡玛敢贸然深入峡谷,并不是出于盲目乐观自信。他率领的中坚,恰恰是久经沙场的柏柏尔战士。这些北非精英不但熟悉沙漠作战环境,对于山区征战也很有心得。哪怕预感对手在峡谷两侧的高处埋伏,依然自信能在迎面冲锋中夺取山头。事实上,当基督教叛军向谷底射箭、投掷石块,他们同样迅速拉弓回应,向着高处稳步推进。
佩拉约将少量精锐隐藏在一个山洞中
这场不对称作战的转折点,源于佩拉约的一招妙棋。他和少数精锐战士藏在谷内的一个隐秘地洞里。当两军在山坡上激烈厮杀,士兵表现现疲态,才从里面突然杀出。彼时,穆斯林主力还在和山顶的敌军缠斗,对突然出现的基督徒毫无心理准备。由于搞不清楚具体状况,竟被这支微不足道的奇兵惊吓。随着前军压迫后军,在促狭谷地中彻底混乱。哥特军人趁机从高处跃下,对几倍于自己的敌军形成三面夹击。
今日的阿斯图里亚斯山区风光
后来的基督徒记载,科瓦东加之战完全是一场针对异教徒的大屠杀。但在穆斯林史学家笔下,则是一场无足轻重的小挫折。他们尽可能轻描淡写这次失利,还将胜利者蔑称为“佩拉约和他的三十只蠢驴”。
科瓦东加之战是穆斯林在西班牙的首个标志性溃败
然而,作为穆斯林统帅的阿尔-卡玛阵亡,事实在这场溃败中毙命。残部在撤退过程中,还遭附近自发赶来的农民截击,不明所以的又折损掉数百人。佩拉约的军队则以得胜之师形象,不断召集其他西班牙北部武装加盟。他们顺势攻克普罗阿萨城,杀死前莱昂领主姆努萨。
科瓦东加之战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
无论如何,这场胜利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战损比。佩拉约成功获得当地豪强支持,被正式推举为阿斯图里亚斯统治者。至此,第一个摆脱穆斯林统治的伊比利亚基督教国家诞生,长达数百年的收复失地征程被彻底开启......
灿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