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春安配资
金秋十月,在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林地里,阳光透过层层绿叶,洒在毛茸茸的猕猴桃上,映出一片金黄。200多亩果园里,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交谈声和笑声此起彼伏,在山谷间回荡。50多岁的杨兴国见到笔者,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创业故事。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如今春安配资,它已成为杨兴国的“聚宝盆”,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种植户采摘猕猴桃。
“10年前,这片山地就长些杂草,经过考察,适合种植猕猴桃。”种植大户杨兴国在果园里,轻轻托起一颗饱满的猕猴桃,眼角泛起笑意介绍,经过和村委协调,承包了800亩山地,陆续种了猕猴桃。“自有资金花完了,就向农商银行借,多亏了他们大力支持,才让我有敢想敢干的底气和勇气。”

种植基地一角。
2015年,杨兴国带着家人和乡亲,一头扎进深山里,开荒拓土、从选苗、栽种到管护,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头3年没收入,全靠农信社的支持才撑下来。”杨兴国回忆。
如今,200多亩猕猴桃挂满硕果,每亩年产值超万元。昔日的荒山,如今挂满“金果果”,杨兴国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猕猴桃挂满枝头。
在基地里,杨兴国见到普安农商银行地瓜支行的客户经理小崔,热情地招呼:“小崔,又来啦!”10年来,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小崔负责这个片区最长,每季度都要到基地了解种植情况,爬坡上坎要走“山路十八弯”。
“猕猴桃种植周期长,前几年投入大,种植户经常担心还不上贷款。”小崔回忆说,杨兴国自种植猕猴桃以来,农商银行共5次给予了信贷支持,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75万元。“杨兴国实干能力强,又有创业思路,又守信用,每笔贷款到期了就归,根本不用催。”

客户经理了解种植情况。
“在贷款利率上,我们优先使用利率优惠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节约种植户融资成本,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地瓜支行负责人杨俭说。
“果子再好,运不出去也白搭。”杨兴国说,进入10月份,猕猴桃进入采摘期,要采摘、分拣、装箱、入冷库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招用附近村民,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工资。”杨兴国说,猕猴桃采摘后放入冷库,通过零售、批发、电商等平台,陆续向外销售。

金融服务进基地。
金融支持不仅让种植户受益,还带动了周边人群就业,让不能外出创业的人群成为“新农人”。“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面强多了!”正在采摘猕猴桃的张大姐说。
望着猕猴桃叶“哗哗”摇响的山梁,杨兴国心里有了新的打算:800亩荒山还未完全利用上,打算种上天麻。
“我今年试种了10多亩天麻,销量不错,效益不错。通过种植,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打算再开垦30多亩,全部种上天麻,争取每年都能双丰收。”心里有梦想,杨兴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

丰收的笑容。
这片土地的故事春安配资,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十年坚守,荒山变金山;金融活水,润泽万家。在这里,每一颗猕猴桃都承载着希望,每一分收获都映照着共同富裕的梦想。(文/图 王俊)
灿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